武义欢迎来到武义信义居!

和美新风润乡间 共筑“乡村振兴梦” 我县和美乡村内外兼修展新颜

更新时间:2019-09-19 13:55:38

3514

来源:武义发布

乡村,曾经被视为经济发展的短板,随着全市各地认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扎实推进现代化“和美乡村”建设,我县乡村的颜值和实力正在不断提升。


一个个美丽的村庄正在发生着一处处喜人的变化。乡村环境更宜居,乡风建设更文明,基层治理更和谐……在这片土地上筑就“乡村振兴梦”,建设现代化和美乡村成为必然选择。


32.webp.jpg


近年来,我县遵循乡村振兴规律,勇于打破常规,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用心培育乡村产业振兴新动能,加快构建更加有效的乡村治理体系,全力打造现代化和美乡村,努力实现农村产业和谐、城乡和谐、乡风和谐、社会和谐、生态和谐,奋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乡村治理夯实和谐基础


  “上个月,收徐某房屋押金及建房电费;付方某5、6月垃圾清运工资……”“村两委今天发的账务信息里面,有一处意外保险费是怎么回事?”……在王宅镇各村的“和美乡村”百姓微信群里,这样的对话每天都能看到。村里赚了多少钱,花了多少,怎么花的,谁花的,不再只是公告栏中的A4纸,村民们只要点点手机就可实现“指尖上的监督”。


  “和美乡村”百姓微信群是联系群众的新纽带、是服务群众的新渠道、是引导群众的新手段、是凝聚群众的新阵地。同时,也是深化“后陈经验”、助推乡村治理的创新之举,有效推动村务公开,构建和谐乡村社会。


33.webp.jpg


  记者从县政法委了解到,目前我县297个村(社区)均建有综治中心,设立群众接待室(窗口)、矛盾纠纷调解室、心理咨询室、视频监控室等,筑牢社会治理的第一道防线。泉溪镇各村党员干部、村民代表自掏腰包安装监控摄像头,推进“雪亮工程”建设,新增摄像头2000多只,基本实现镇区全域覆盖,群众安全感大幅提高。


  同时,我县积极加大矛盾纠纷化解力度,全力开展积案化解清零攻坚行动,各乡镇亮点做法不少,如壶山街道“12345”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次”工作机制;王宅镇整合辖区社会资源建立“矛盾源头治理、纠纷多元化解”诉源治理工作机制。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王宅法庭收案数同比下降25.17%,纠纷诉前化解率达49.7%。


  在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中,网格员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县通过优化配置、业务培训、督查考核等举措,全力推动全科网格提质增效。一方面选优配强497名专职网格员,优化每日巡查、排查、走访事项,明确专职网格员矛盾纠纷、治安安全隐患、气象灾害、民生服务宣传等8大类55小项信息采集清单,残疾人、重病卧床老人、矫正人员等22类重点对象及走访频率,为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及时、全面、准确的信息。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专职网格员政策宣传员、社情民意联络员、社会事务管理员的作用,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34.webp.jpg


  9月10日一大早,柳城畲族镇的主要道路口、人员密集场所、学校周边等重点区域,就出现了巡查人员的身影,他们中有网格员、志愿者,还有各村的党员干部。组织开展平安巡防, 是我县平安护航70周年大会战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安群防群治工作,全面加强社会面整体防控,确保国庆期间全县社会大局稳定。


  我县还积极构建以社会综合治理“四个平台”为载体,落实经费、人员、制度、组织保障,实现乡镇交通管理站、交通管理员和农村劝导站、劝导员实体化运作,实行网格化管理。目前,全县已建立乡镇交通安全管理站(劝导站)20个、劝导员157名、管理员20名。对国省道、县乡道的村庄交叉路口、车流密集路段、易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路段进行文明交通劝导,有效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死亡率,截止目前,全县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下降了28.81%。


垃圾分类扮靓美丽乡村


  9月11日一早,俞源乡凡岭脚村的垃圾兑换超市门口就聚集了不少村民。“家里废弃的易拉罐、塑料瓶,都能拿到这里来兑换实用的生活物品。”一名村民大姐笑着说,攒了一星期的瓶瓶罐罐,就等着周三这天来“逛超市”。当天她用垃圾换走了3袋洗衣粉1袋盐,感觉挺满意。


  2018年12月起,凡岭脚村垃圾兑换超市正式营业,每周三对外开放一次。如今,分类收集各类可兑换垃圾,定时兑换生活用品已成了凡岭脚村村民的习惯。


  凡岭脚村党支部书记祝文云说,垃圾分类超市运营后,村里的垃圾分类工作热火朝天,现在整个村子的环境卫生特别好,村民们路 上看到瓶子、塑料袋、烟头都是争着捡,连田间地头都捡得干干净净。


35.webp (1).jpg


  目前,垃圾兑换超市的做法已在我县陆续推广,垃圾成了“抢手货”,村民们都对这个特殊的超市赞不绝口。


  农村垃圾分类做得好,不仅能兑换生活用品,还能换来真金白银。去年10月,我县专门推出《垃圾分类积分激励实施细则》,荣获月度垃圾分类示范户的农户可在银行个人积分账户得2500分。积分长期累计有效,村民凭积分可按需申请最高20万元额度贷款,并享受利率优惠。履三村妇联主席何莉说,每月村里有15—20个示范户名额,在积分激励下,现在85%以上的农户能保持垃圾分类习惯,租住在村里的人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


  记者从县垃圾分类办了解到,我县自2014年起有计划地全域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处理工作。目前,全县建成403座太阳能垃圾堆肥房、2座有机垃圾机器处理站,累计新增分类垃圾桶23.7万只、分类垃圾车610辆、选优配强保洁员(分拣员)1006人,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开展和终端设施建设全覆盖。群众垃圾分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环境卫生意识明显提升,农村环境卫生得到有效改善,垃圾分类工作进入提质阶段。


36.webp.jpg

  

在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工作中,我县不断创新模式。履坦镇将垃圾分类督查纳入值班驻夜常态化工作内容,形成长效管理机制,白洋街道推行阳光堆肥房智能化管理系统,在工业区周边23个阳光堆肥房安装监控系统,一个月内就抓到35起偷倒垃圾行为,情节严重的移交行政执法部门处理,自此堆肥房周边偷倒、乱倒垃圾的现象明显减少。


文化礼堂打造和美乡风


  乡村美不美,不仅要以环境说话,更要用文明来衡量。为促进和美乡村颜值气质内外兼修,近年来,我县加快推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实现了教育教化进礼堂、乡风乡愁进礼堂、礼仪礼节进礼堂、文艺文化进礼堂。


  凡是建有农村文化礼堂的村,笑声多了,麻将声少了;讲文明的人多了,上访的人少了;热心公益的人多了,治安案件少了。截至2018年底,我县已累计建成农村文化礼堂133家,文化礼堂在全县农村遍地开花。


37.webp.jpg


  依托各乡镇特有的自然人文资源形态,我县因地制宜构建了“一带一路一线”特色文化礼堂格局,即“乡风文明示范带、奇幻童话云天路、生态廊道风景线”格局,助推和美乡村建设。“乡风文明示范带”由茭道镇小白溪流域5个沿线村建设特色文化礼堂,用深厚的乡土文化内涵激活乡村文明密码。“奇幻童话云天路”由新宅镇打造“文化礼堂 童话”文旅产业之路。其中,安凤村文化礼堂设立了汤汤“安与凤”童话创作示范基地,柘坑村文化礼堂结合本村产业优势让辣椒成为文化礼堂特色。“生态廊道风景线”则把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纳入生态廊道建设中,深挖履坦镇“码头文化”,打破村域疆界,把坛头村、范村、履三村等村庄的特色文化有机串联起来,打造一条形态各异、相得益彰的生态廊道景观带。


  为了进一步提升文化礼堂育人化人功能,县委宣传部积极组建红色宣讲团,努力培育爱国文化,探索将文化礼堂打造成农村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组建乡音宣讲团,努力培育向上向善文化,促进农村社会风气向良性转化。组建文化指导团,注重培育乡土文化。以文化礼堂为平台,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村民们在这里学习创作村歌、非遗手工技艺,挖掘各村特色民俗,开展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活动,让年轻一代记住乡村文化之根,绽放文明之花。


小城镇整治旧貌换新颜


  履坦镇位于我县北部,隋唐时就是八婺水陆交通要道,明清年间,这里拥有我县最大的商品交易场所。履坦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是连接金义都市区核心区的重要门户,然而,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履坦的小城镇建设管理远远落后于群众的需求。道路坑坑洼洼、环境杂乱无章、垃圾随意堆放……这些乱象,经过小城镇综合整治蝶变,如今已消失不见。


38.webp.jpg


  整洁宽敞的道路、秩序井然的市场、富有特色的文化地标,串联起一路令人惊喜的改变。黑臭水体蜕变成水清岸绿的美景,“垃圾塘”摇身一变成了休闲公园。如今,履坦镇已创成小城镇整治省级样板,如何长效保持小城镇的“美”?履坦镇积极探索长效管理机制,引入专业的市场保洁队伍,全员参与夯实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中坚”,强化巡查监管守住小城镇整治“防线”。


  柳城畲族镇作为全省街路长制的发源地,继续积极探索长效机制,首推积分管理制度。将整个镇区放在同一个平台上,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管理,依据积分的高低,对商家、摊贩、居民等进行奖惩。积分制将管理数字化,使管理工作更加公平合理。桃溪镇则探索出了“里长制”,以500米为服务半径增设里长,在服务范围内实行常态化运维、精细化管理、全方位履职,解决了群众办事“最后一里”问题。


39.webp.jpg


  自全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开展以来,我县因地制宜,积极打造有特色、有品位、有产业、有文化的宜居宜业宜游小城镇,实现了美丽蝶变,夺得了满堂红。结合小城镇整治,各乡镇正在实现产镇融合的高质量发展,为和美乡村增添美丽经济“砝码”。其中,王宅镇定位农旅融合的“田园风”;俞源乡打造了文旅一体的“国际范”,三港乡把产业放在整治中,做大做强豆腐文章,全年豆制品产值可超300万元。


热门专题
热门楼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