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03-30 10:33:54
3674来源:武义发布
当前,“三农”的工作重心已经从脱贫攻坚历史性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成为人民念叨在嘴边期盼在心间的“热词”。在3月24日召开的县委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和、富、美”三个字,是我们对乡村振兴20字总要求的武义版。“和”对应的是“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对武义来说,就是做到和谐文明、智治善治;“富”对应的是“产业兴旺、生活富裕”,对武义来说,重点是做强武义农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富农民口袋,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美”对应的是“生态宜居”,对武义来说,就是要实现“生态美、环境美、村庄美、生活美”。站在“三农”工作新历史起点上,今年农村工作要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各级部署要求,聚焦“和富美”,加快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县。
抓牢生猪粮食保供 稳住基本盘
要提高站位,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和生猪保供。示范引领保障粮食安全。开展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建立省级水稻千亩示范片3个、县级水稻百亩示范方15个以上,持续提升全县水稻种植水平,稳定全县粮食播种面积在13.9万亩以上,切实保障粮食安全。防复结合做好生猪保供。一手抓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一手抓生猪复养,确保生猪出栏21万头以上,完成稳产保供任务。加强对养殖企业的污染治理监管,巩固五水共治成效;开展兽用抗菌药减量化和饲料环保化试点行动。
抓紧大项目建设 带动农业产业提质
继续推进省级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示范建设,加快农业数字化进程;着力抓好食用菌“双百共富”乡村振兴产业园建设,力争提前完成一期工程并投产使用;加快推进本生农业等生猪保供重点项目建设进度,争取早日投产实现产能;协同推进海宁山海协作茶文化产业园建设。全方位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管好用好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数字化助推“互联网 ”农产品出村进城试点工程;挖掘培育数字化控制及智慧茶园,新建2个智慧茶园示范点;开展“机器换人”省级示范基地创建。开展中药材公用品牌“武七味”遴选和宣传;稳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产业基础;白姆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力争通过验收认定。做大品牌茶业,规范实施《武阳春雨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管理办法》、《武阳春雨茶商标使用管理办法》。探索创建清水养殖武义“清水鱼”品牌;创建国家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家以上。全县有机农产品基地认证面积稳定5万亩以上,有机农业产业链产值达到8亿元以上。
谋划共享乡村创建 激发农村活力
按照“创新强美、产业壮美、环境秀美、数字增美、风尚淳美、生活甜美”的六美要求,出台《武义县共享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在全县选取具备六美之一或多美潜力的区域,适时开展共享乡村创建,打造具备“活力、兴旺、秀美、智治、淳美和甜美”之一或多个特性的新时代美丽乡村。继续推进2个省级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建设(履坦镇坛头村和柳城镇上黄村)。力争完成10个以上村点的空心村改造提升,改造面积10万平方以上,安置农户600余户。加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财政扶持力度和农村公厕管护力度。全面推进“三资”智慧监管系统,探索乡镇“三资”代理中心代理会计人员管理制度改革。
巩固扶贫工作成效 增强造血功能
持续推进产业扶贫项目建设,创新思路寻求优质产业扶贫新项目、大项目,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能,提升扶贫项目收益,增强扶贫项目造血能力,助力村集体和低收入农户增收;防范9000元以下现象反弹,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深化下山异地搬迁,研究出台下山搬迁农户山林资产管理办法,做好人口搬迁集聚后的下半篇文章。
强化农业综合执法 护航扶农强农
持续加强农资投入品市场监管,依托新建成的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进一步加强对肥药双实名双定额的管控。设立禁渔区、禁渔期,加大非法捕捞乱象整治力度。组织开展“双随机”检查,力争 “双随机”事项覆盖率达到100%,“双随机”一般事项抽查率达到5-10%,其中跨部门联合“双随机”监管占比达到5%。同时,推进信用分类监管应用,对失信者、重点监管对象加大抽查比例。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抽检合格率98%以上。
富民增收20招
01异地发展(下山脱贫3.0行动)
有机衔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政策,让更多山区群众在县城置业安家落户,实现居住地、身份、职业全部换,生产生活一起转,农民一步到位变市民。
02 集体建设用地有偿退出
针对空心村、萎缩村、饮用水源保护地村、地质灾害避让搬迁村等。
03 盘活林田资源增加财产性收入
对南部山区农民都搬迁进城后,留下的山林、田地利用起来问题,引导农民通过转包、出租、转让、入股、抵押等形式开展土地规模流转。
04 发展有机农业
围绕打造有机农业第一县目标,打响“买有机,来武义”的口号。
05 发展品牌农业
打造更多的“三品一标”农产品,进一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06 发展智慧农业
让武义的优质农产品搭上了从田间到餐桌的“数字快车”,深入实施数字农业、数字乡村建设行动,加快乡村生产生活方式数字化变革。
07 发展有机国药
依托现有的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公司 基地 农户的模式。
08 发展农村电商
让更多的农民有机会、有能力“放下锄头点鼠标”“田间地头搞直播”,让更多的武义农特产品搭乘互联网直播“顺风车”,走向全国各地。
09 发展民宿、农家乐等乡村旅游产业
政府帮忙“吆喝”,让农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的有效途径。
10 打响小吃经济品牌
进一步完善“宣平小吃”产品、品牌、供应链标准等体系,引导“宣平小吃”走出武义,成为对外交流的一张金名片。
11 发展超市经济等特色产业
向桐乡人开服务区的奋进姿态学习,推动武义超市经济更新观念、不断升级。
12 发展农光互补项目
适时发展工厂化渔业养殖、林下经济等农光互补项目,推动节能降耗,带动农民增收。
13 农房出租
针对工业园区周边的村,利用新居民多的优势,可以增加很大一块收益。对于南部山区来说,做好“闲置农房激活计划”。
14 定向就业服务
政府加大就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帮扶力度,让进城农民能够和岗位相适应,接得住。
15 增设公益性岗位
让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众,通过公益劳动获得报酬,也能避免出现“养懒汉”的现象。
16 发展来料加工
把承接义乌产业转移作为重点,为全县发展来料加工产业牵线搭桥,切实提高加工订单对接效率。
17 抱团发展异地物业
鼓励南部山区有条件的村把建设用地指标腾挪出来,置换到县城和东北部经济较为发达的镇街,稳定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减轻村级组织压力。
18 集体资产盘活增值
运用“后陈经验”,对村务财务进行有效监督。
19 村集体经济兜底保障
村集体经济所得中,拿出一部分钱用来兜底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所需。
20 实施生态补偿
按照“谁保护,谁得益”“谁改善、谁得益”原则,以空气质量、出境水质和绿化造林面积,及居民人均收入、村集体收入等为主要指标,制定绿色发展财政奖补机制,引导促进乡镇以更大力度抓实生态保护治理和生态产品价值转化。
新房
浏览
卖二
手房
出租
房子
新闻
资讯
联系
我们